美上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西元2002年,為專業之鎂、鈦等輕金屬,和不鏽鋼、銅、鐵合金的表面處理技術,對於各產業對精密特殊鍍層的需求,及日益嚴苛的環境標準,於台灣已有近20年實績。研發半導體、航太級表面處理技術,並獲得通過Na玻璃隔間dcap航太特殊製程等單位認證,符合航太工業需求。
美上鎂公司董事長楊進昌表示,本公司技術移玻璃屏風轉自擁有50多年表面處理實際經驗,且數十廠區遍及歐洲的德國AHC公司,專職處理鎂、鈦等輕金屬,和不鏽鋼、銅、鐵合金的表面處理技術,更獲得全球各國的認證,包括:2006年9月通過ISO 9001國際品質認證,隔年3月通過IECQ QC 鑲嵌玻璃080000有害物質管理系統認證,所有製程完全符合RoHS環保法規,2010年元月更通過AS 9100航太品質認證,2014年通過Nadcap航太特殊製程認證,為客戶提供更穩定的製程及品質保障。
傳統電鍍常因電流高低,或弱電死角,而造成工件鍍層的厚薄不均。美上鎂公司採用化學鎳╱無電解鎳,將工件沉浸於化學鍍液中,不需要任何陽極板和電鍍工具輔助,此表面處理作業對於工件上的深孔、凹槽、或不規則的形狀,皆可獲得均勻的膜厚。微孤氧化技術,經此技術處理可產生黑色的氧化膜,此一陶瓷層即使處於高溫、強光的環境,仍保有其抗紫外線的物性,不會產生褪色問題,適合光學物性的需求。其鈦合金發色的氧化膜技術處理,其耐蝕性佳,且鍍膜穩定,用於醫療植入手術時,可以避免植入物表面之離子釋出,可供醫療手術時,植入物標示型號使用。可以增加鈦合金產品之五彩繽紛鮮艷的顏色,頗具有商業價值。
鑲嵌玻璃淵源於中古歐洲之鑲嵌玻璃,是以多片色澤和質感相異的彩色玻璃,精確地依設計圖裁切成形,再經過磨邊、焊接、補土等繁複步驟。是從羅馬帝國時代就開始流傳的彩色鑲拼窗戶形式,特別是在早期歐洲的教堂相當容易看見。大約是九世紀時,開始有使用H形鉛條鑲嵌拼接彩色玻璃的技術。
鑲嵌玻璃的特色,就在於每一塊彩色玻璃的周圍都有H形鉛條壓抵邊緣,如此所構成的圖案便有條紋勾邊的特殊效果。若以全都使用拼接鑲嵌完成的整面玻璃來看,由於每種顏色的玻璃燒製過程並不相同,因此各種彩色玻璃的紋路與質感都不太一樣,這樣的透光差異也是鑲嵌玻璃迷人的地方。
鑲嵌玻璃設計是科學結合藝術的產物,目的在於重現自然中光影、色澤與質感等的細膩微妙變化,彷彿光與影穿梭暢遊於七彩虹霓間,隨四季及光線變換角度而產生與空間對話之效,具有恆久不褪色之優點,建築家萊特稱其為”光幕”。
早期的鑲嵌玻璃是將各種彩色玻璃片熔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玻璃製品。西元前十五世紀,埃及生產的著名花瓶即屬於這種類型。埃及花瓶是把不同顏色的彩色玻璃棒捆在用沙子及動物糞製成的模蕊周圍加熱熔融而成的。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人發明吹製玻璃後,改為將彩色玻璃碎片貼在熱的吹製品上,用重新加熱吹製的方法製作鑲嵌玻璃品。後來歐洲開始流行用彩色玻璃鑲嵌的彩色鑲嵌窗戶形式,尤其是用在教堂窗片上,因為彩色玻璃透過自然光所發出的各種色光,增透一些神秘色彩。彩色鑲嵌玻璃在新藝術時期(約1890-1910)相當盛行。
鑲嵌玻璃製作流程:
製作鑲嵌玻璃在的程序上要先將切割各種顏色的玻璃切割;再用鉛做成的H形鉛條鑲入彩色玻璃,因此彩色鑲嵌玻璃的特色,就在於每一塊彩色玻璃的周圍都有H形鉛條鑲著邊緣;如此所構成的圖案便有條紋勾邊的特殊效果;彩繪玻璃就是模仿彩色鑲嵌玻璃的結構,用漆料塗裝於一片玻璃表面;彩色鑲嵌玻璃由於各種顏色的玻璃燒製過程並不相同,因此各種彩色玻璃的花色紋路與質感都不一樣。由於經過透光所產生的特殊效果與差異;是彩色鑲嵌玻璃最迷人的地方。早期的彩色鑲嵌玻璃多數用於教堂,人們開始賦予彩色鑲嵌玻璃是教堂玻璃名稱;尤其是東方國家,使得彩色鑲嵌玻璃在使用上出現瓶頸,無法廣泛用於一般家庭,直到後來透明極高清玻璃出現,才使用清玻璃加上磨邊搭配半透明的紋路玻璃;創造出另一種玻璃視覺效果;才又流行起來,在美國很多家庭大門都會裝著鑲嵌玻璃。
另外,有複合鎳鐵氟龍、硬膜陽極、硫酸陽極、電解拋光、不鏽鋼鈍化、不鏽鋼黑化、鋁合金化成皮膜、無鉻黑化膜等技術。廣泛適用於真空技術、航太工業,半導體工業、通訊科技、汽車工業、精密儀器、微機電工業、資訊工業、船舶工業、生醫、骨科移植、電子、光電科技、化學工業、模具工業、食品工業、紡織業等金屬元件。
美上鎂科技公司達到航太級表面處理產品,投資12億,取得南崗工業區土地2,200坪,預定興建9,000坪廠房,目標產值150億,除了提昇國內產品航太級表面處理技術,也為國內表面處理重金屬做到零排放,及廢水回收再利用,為保持優美環境立下標竿。
留言列表